實時消息、企業報道、人物故事 …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學家發現兩種新的窗格貝物種

b83b3ef8737509d112e004b64cdd5bce 1 HKBU biologists discover two new windowpane shell species

(SeaPRwire) –   香港, 2024年12月16日 — 香港浸會大學(HKBU)的生物學家在香港米埔及南海發現了兩種新的窗格貝物種。窗格貝,又稱窗格蠔或薄殼牡蠣,是一小群屬於Placuna屬(Placunidae科)的鹹水雙殼類軟體動物。他們的發現使該屬物種的全球總數從五種增加到七種。

浸大生物系邱建文教授(中)、博士生林逸濤(左)及博士後研究員李奕宣(右)發現兩種新的窗格貝物種,分別來自香港及南海。

邱建文教授領導的HKBU研究團隊,邱教授為HKBU生物系教授,已將新物種命名為Placuna aestuariaPlacuna vitream。他們的發現已發表在學術期刊上。這項研究獲得大嶼山保育基金的支持。

半透明銀色窗格貝

窗格貝可食用,但其貝殼更為珍貴,數千年來一直被用作玻璃的替代品。這些美麗的半透明貝殼被廣泛用於製作窗戶、珠寶和裝飾品,例如燈罩和吊燈。

HKBU生物學家在香港發現了新的物種Placuna aestuaria。「aestuaria」源自拉丁語的「河口」,突顯了該物種的棲息地——珠江河口的河口水域。

香港發現的新窗格貝物種

HKBU團隊於2022年4月調查了大嶼山水域的底棲動物區系,並於2023年7月在米埔自然保護區研究了一種箱形水母,後來證實為一個新物種。在這些研究中,團隊收集了幾個Placuna屬的亞化石。

根據文獻記載,香港唯一記錄的Placuna屬物種是熱帶物種Placuna placenta。經過仔細比較,HKBU的生物學家發現,從香港採集的標本在鉸合和耳狀結構等特徵上與Placuna placenta不同。這使得他們確認它是一個新物種,他們將其命名為Placuna aestuaria。該團隊認為,此前香港Placuna placenta的記錄是錯誤鑑定造成的,而Placuna aestuaria可能由於氣候變化而遷移到中國的其他沿海地區。

在市場上發現的另一種新的窗格貝物種

另一個新物種,命名為“vitream”,以其「玻璃般」的珍珠般外觀而聞名。HKBU生物學家於2023年5月海口東門市場的當地漁民手中購買了Placuna vitream活體標本。然後,他們在位於海南三亞的新村港潮間帶發現了更多野生標本,以及從廈門廈金灣採集的標本,表明其可能廣泛分佈於南海周圍,包括香港

由於Placuna vitream在貝殼形狀、輪廓和鉸合結構方面與Placuna placenta相似,因此在文獻中被錯誤地鑑定為Placuna placenta。HKBU團隊將Placuna vitream與來自新加坡Placuna placenta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它們的細胞色素c氧化酶亞基1 (cox1)基因之間存在11.43%–11.82%的遺傳差異,是人類和黑猩猩之間遺傳差異的幾倍。

邱教授說:「由於貝殼大小、形狀甚至內表面顏色存在差異,鑑定Placuna物種存在著明顯的挑戰,這些差異範圍很廣。我們發現了兩個新物種,這不僅拓寬了窗格貝的多樣性,而且表明該類群可能比以前認識到的更加多樣化。這一發現呼籲重新評估亞洲其他被認為分佈廣泛的海洋物種。」

照片 –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