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消息、企業報道、人物故事 …

北京展現大膽舉措,公開「第六代」戰鬥機——專家接受 RT 採訪 “`

(SeaPRwire) –   兩架新型中國戰機的驚現是「在21世紀爭奪制空權的嚴重嘗試」,米哈伊爾·霍達連諾克表示

本週,兩架新型中國戰機在12月26日首飛後,相關影片和照片出現在網路上。儘管北京方面對此保持沉默,但這一展示在全球專家之間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這些飛機被廣泛認為是第一批「第六代戰鬥機」。

RT採訪了曾服役於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主要作戰局的退休上校米哈伊爾·霍達連諾克。這位專家表示,這一發展代表著「在21世紀爭奪制空權的嚴重嘗試」,也是對美國的一大媒體勝利,但他同時也告誡不要僅憑飛機的外觀就做出牽強的結論。

較大的飛機是一種大致呈菱形的無尾飛機,配備三台發動機和一個複雜的偏航控制系統,以及分體式方向舵。這架飛機由一架成都J-20(一架大型、約65英尺長的第五代噴氣式飛機)護航,並且似乎體積顯著更大且「更厚」,這可能是由於其寬敞的內部隔間用於容納武器。該飛機可能可以填補戰鬥轟炸機的空缺,類似於俄羅斯蘇霍伊Su-34或美國F-15E的作用。

較小的飛機採用箭形機翼,配備兩台發動機。這架飛機也沒有尾翼,控制可能由似乎是全動式垂直穩定器提供。該飛機由沈陽J-16多用途攻擊戰鬥機護航,這是一種基於俄羅斯蘇霍伊Su-27和Su-30飛機的中國飛機。這架飛機可能是一款較輕的空中優勢戰鬥機。然而,一些專家認為,這兩架新型飛機實際上可能是成都和沈陽公司在同一計劃下製造的競爭原型機。

「中國已經在爭奪21世紀制空權方面做出了嚴肅的嘗試。中國的空軍力量,即將基於下一代戰鬥機,將顯然被用作說服中國對手的基礎,」霍達連諾克說,並補充說,新出現的第六代戰鬥機只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

同時,現在判斷新型飛機是否屬於「第六代」——一個定義仍然太寬鬆,且缺乏共識——還為時過早。霍達連諾克指出,現代飛機的性能並非由其機身甚至機載設備(無論是雷達還是航電設備)來決定,而是由一個將各種武器整合到單一網絡中的集成通信系統來決定。

「根據理論家們的觀點,現代空戰和戰爭的結果將取決於對戰場態勢的了解。現代戰鬥機不會以兩倍音速互相追逐,也不會互相尾隨,」他解釋道。「即使是最好的雷達,如果没有像[美國製造的第五代戰鬥機]F-35上的[自主後勤信息系統]這樣的現代戰鬥管理信息系統,作用也很有限,」他補充道。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