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德州艾丁伯格——將於周日返回美墨邊境,為其提出的一項強硬的移民政策辯護。
川普計畫在德州艾丁伯格發表演說,並為感恩節當天駐守邊境的國民警衛隊士兵、警察和其他人提供飯菜。他將與德州長格雷格·阿博特一同出席,阿博特是他的長期盟友兼邊境鷹派,預計在此次訪問中為2024年總統候選人表態支持,根據川普陣營一名匿名人士透露。
川普一直在提出一項將比他首次擔任總統時實施的政策更為激進的移民政策。
「我重返白宮的第一天,我將終止拜登政府一切開放邊境的政策。我將停止南邊境的入侵,並展開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內驅逐行動,」他在愛荷華州表示。
他還想:
— 恢復和擴大他曾引發爭議的旅行禁令,最初針對7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川普最初的行政命令一直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法院維持了一個「稀釋」版本,包括北韓和一些委內瑞拉官員。
— 對所有移民實施新的「意識形態篩選」,目的是阻止「恨基督徒的共產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以及「危險的瘋子、仇恨者、偏執狂和瘋子」進入美國。「加入我們國家的人必須愛我們的國家」,他表示。
— 禁止支持哈馬斯的人。「如果你同情伊斯蘭激進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你就不合格」,川普說。「如果你想廢除以色列國家,你就不合格。如果你支持哈馬斯或任何與此有關的真正邪惡思想——非常危險的思想——你就不合格。」
— 對國內持有「聖戰思想」的移民實施驅逐。他將派遣移民執法人員到「支持聖戰的示威」活動中,識別違規者。他還將針對校園外國留學生,撤銷表達反美或反猶太主義觀點者的學生簽證。
— 動用《敵對外國人法》,驅逐國內所有已知或懷疑的幫派成員和毒販。該法在二戰期間用於正當化拘留營。它允許總統單方面拘留和驅逐非美國公民。
— 以簽署行政命令的形式,在第一天上任時終止出生地公民權的憲法權利,這將確立對第14修正案的一種未經法律測試的重新解釋。根據他的命令,只有至少一名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父母的兒童才有資格獲得護照、社會安全號碼和其他福利。
— 終止所有非法移民的工作許可和資助他們的庇護所及交通費用。
— 在邊境再建更多牆段,加強合法庇護申請的監管,恢復例如《Title 42》等措施,允許川普以防止COVID-19傳播為由,在美墨邊境拒絕移民。
— 勸說國會通過法律,任何人被捕從事女性或兒童人口販賣,將面臨死刑。
— 將聯邦執法人員,包括聯邦調查局和緝毒局人員調配到移民執法工作,將目前駐紮在海外的數以千計士兵重新部署到南邊境。「在我們保護外國國家邊境之前,我們必須確保我們國家邊境的安全」,他表示。
川普曾多次以候選人和總統身份訪問邊境。2016年競選期間,他曾前往德州麥拉倫,強調他的移民觀點如何助他獲得媒體關注和共和黨基層支持。
邊境也成為阿博特議程的重點,以及他與拜登政府在移民問題上的激烈爭執。這位三屆德州長已批准數十億美元用於新邊境牆建設,並在格蘭德河岸部署警力,在全美各地加強邊境巡邏。
阿博特即將簽署德州歷史上最嚴厲的一項移民法律:允許警察逮捕和遣返非法移民,並授權法官實際上對他們實施驅逐。此舉對美國政府在移民問題上的權威構成重大挑戰。墨西哥已對此表示譴責。
然而,德州共和黨右翼並不總是支持阿博特。今年早些時候,川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阿博特在共和黨人投票彈劾德州檢察長肯·帕克斯頓(川普盟友)後「失去了勇氣」。阿博特在2022年川普集會上也曾遭到噓聲。
但阿博特在德州共和黨內的定位,助他在德州建立了廣泛支持基礎,他在下屬選舉中表現優於更激進的共和黨人,並助共和黨在拉美裔選民中取得重要進展。
民主黨試圖利用此次訪問將川普的計畫描繪為極端。
「唐納·川普正以移民、我們的權利、我們的安全和我們的民主為目標。而這正是去年選舉中真正的議題,」拜登競選經理朱莉·查維茲·羅德里格茲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一項馬凱特法學院對登記選民的調查顯示,公眾對拜登政府處理邊境問題的不滿度高達52%。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 為全球客戶提供多語種新聞稿發佈服務(Hong Kong: AsiaExcite, TIHongKong; Singapore: SingapuraNow, SinchewBusiness, AsiaEase; Thailand: THNewson, ThaiLandLatest; Indonesia: IndonesiaFolk, IndoNewswire; Philippines: EventPH, PHNewLook, PHNotes; Malaysia: BeritaPagi, SEANewswire; Vietnam: VNWindow, PressVN; Arab: DubaiLite, HunaTimes; Taiwan: TaipeiCool, TWZip; Germany: NachMedia, dePresseNow)